干部的作风与境界
曹建军
当干部,要勇于任事、埋头干事、善成大事。这些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然而在干部队伍中最突出的有两个问题:“懒政”、“庸政”。懒和庸,从根本上说,所反映的都是作风问题,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干部形象。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干部工作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发展了,但思路与方法停留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上,面对新的发展目标任务、新的定位,思路观念及工作方式都要转变。二是有的干部执行力不够强,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工作浮在表面;有的工作缺少周密安排,没有科学的设计与布局;有的工作“虎头蛇尾”不能持续。
推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抓好落实。坚决杜绝“说了就是做了,做了就是做好了“的随意履行职责现象。
执行力,原本是一个管理学上的概念,近年来由企业层面逐步延伸到政府层面,主要指贯彻战略决策、工作部署以及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抓好工作的落实,就是执行力的体现,落实就是一种执行力。
落实,就是指把嘴上讲的、纸上写的、会议上布置的内容和要求,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落实有三个核心点:抓落实,必须抓具体;抓落实,必须抓重点;抓落实,必须抓成效。
抓落实的水平,是学校各级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务实,抓落实的状态和状况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依赖于较好的思想境界。
当干部要讲境界;无视也好,逃避也罢。“境界”始终是我们工作乃至人生中难以绕过去的问题,有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说的就是境界的力量。
干部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境界,重视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责任,做好师生的榜样,做人做事要大气、大度、宽容。另外,不要怕困难,不要怕付出,不要怕吃苦,不要怕担当。
有四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是,超越自我,提升境界。
追求上进,正确对待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对了参照点,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正反、得失、成效,清醒的把握自己。找对了支撑点,就能理解地对待人生的荣辱、进退、取舍,在进取中成就和完善自己。
二是,关注事业,提升境界。
“功贵其久,业贵其专”。人生境界的提升,最需要的就是关注,关注于学习,才能学有所得,执着于视野,才会业有所成。作为干部,我们要研究工作,把握规律。
三是,升华心态,提升境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忙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墙。”第二个说,“我在建一幢大楼。”第三个回答,“我在建一座城市。”多年后,第一个工人仍是工人,第二个工人成为工程师,第三个工人成为城市的管理者。同一种工作,因为从事者心态不同,结果迵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良好心态、较高境界决定的。
四是,严格自律,提升境界。
当干部要讲自律,多元社会,保持操守和原则实属不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纵自己。自律,贵在一个“慎”字,慎独,每日三省吾身,真正摒弃不健康思路和杂念,做一个纯粹的人。我们要不辱使命,提高素质,履职尽责,特别是以奋发尽责的精神状态,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全面推进学校工作的更大发展。
(在行政例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