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很高兴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去上海学习的机会,去上海这次有很大的收获。主要我介绍下面几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
1.南京行
建平中学每年都有一个南京行活动,这个南京行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考察。他们的南京行主要是参观两个地方,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另一个是南京雨花台。参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主要是一个无声教育。当学生看到白骨时自然而然就受到了触动。而参观南京雨花台就是一种有声的教育,无形中就会使学生增强了民族的自尊感,从而好好学习,为了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参观结束后就解散进行社会调查,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有所提高。
2.国庆通宵主题活动
建平中学每年有一个国庆通宵主题活动,每年围绕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成才的教育主题开展。形式为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社团活动、义拍义卖义演等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增爱国主义情怀。
二、4S课程
建平中学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叫4S课程。所谓的4S课程系列社团活动,科技人文讲座,社会实践项目设计。(青年党校红色之旅,在放假时参加。)
建平中学每星期三下午开设4S课程,学生可以参加任何组织的社团活动,所有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己组建。
社团要是办的好参加的人就越来越多,如果社团办的不好,就会慢慢地倒闭。当时建平中学的一个学生根据学校超市的一些情况做了一个纪录片导致学校的超市关闭,学校于是向社会公开招标,引入价格合理的超市,学生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以及批评建议监督的权利。
建平中学开设4S课程,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仅而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建平中学 每年都有90%的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三、读书习惯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石。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而读书习惯是使人受用一生的好习惯,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没有经典的阅读就没有经典的人生,要把校园办成学生读书的天堂,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建平中学教学楼每一层都设简易的图书馆,并且没有专人负责全凭学生的自觉,在哪里书不但每年没有丢失反而还会增多,充分显示了建平人的高素质。读书已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置身在这些校园时时感受着书香。
四、必须重视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都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启示和熏陶。办学理念在校园中随处得以体现:无论是展览室,还是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处处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积淀,厚厚的底蕴让人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文化犹如师生生长的空气,为师生成长提供氧气,不但能保证师生的肌体生存,更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个性张扬。校园文化是有形的,它包括学校的各种设施以及设施的巧妙布局。校园文化又是无形的,它存在于师生的精神世界之中,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总之,这次外出考察感受颇深。所参观的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精细的管理模式、博大的创新精神,令人赞叹不已,让人大开眼界。参观学习,是一种思想的再认识,也是观念的一次洗礼,学然后知不足。这些学校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将在我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消化、吸收、创新,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