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赏荷
早知道白洋淀是赏荷的最佳去处,在保定生活了十几年,白洋淀是去了许多次,但是真正的为赏荷而去还是第一次。
周末的早晨,阳光灿烂,心情亦灿烂。与朋友驱车一小时,来到了白洋淀。一进淀,秀丽的景色立即展现在眼前,宽阔清澈的水域,浮云朵朵的蓝天,随风摇曳的蒲苇,自由自在的小舟,飞掠的淀鸥,嬉戏的孩童,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8月初,正是白洋淀赏荷的好季节,看荷,自然要去荷花大观园。乘游船半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荷花大观园。此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园内荟萃中外名荷360余种,是我国荷花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生态旅游景区。十里环园路,百顷荷花塘,千丈赏荷桥,万米船行道构成了荷花大观园独特的景色。
刚进大观园没走几步,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了,满眼的满眼的都是荷花,一大顷“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晴朗的夏日,阳光筛着树影,笼在荷花池上,斑驳的树影和点点阳光闪射摇动在明媚的荷花上,明明灭灭闪闪烁烁,显出一种异样的美感。原来在公园、在郊外路边的小池也见过荷花,那只是几枝,几十枝的,而大观园里,荷花是以塘来计的,眼前,身后,都是荷花塘,一眼望不到边。我搜肠刮肚得想找些华丽的辞藻来赞美眼前这壮美的荷花塘,却又觉得用什么词语都不能表达,现在恨自己才疏学浅了,只能由衷的赞叹到“太美了!太美了!”。在中学的课本里,曾学过很多描述荷花的词句,有朱自清月下的荷,“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来到荷花塘一看,塘里真的是一群提裙的舞女粉妆上场。再看荷的花,有将谢的,有盛开的,有打朵的,无论怎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静”字,静静的开,静静的谢。我见过盛开的牡丹,那是一种惊艳的美,夸张的花朵努力地绽放着,大方地向面前的你显示着它的美丽。我也见过怒放的菊,那是一种清冷的感觉,每一个花瓣都写着孤傲,让人品出了“蕊寒香冷”的味道。而荷花,既没有牡丹的惊艳,也看不到菊花的清冷,它只是安静的开着,开的那样别致,那样与世无争,看那一朵朵粉红的,粉白的,半开的,全开的,是娇艳欲滴的羞涩,是百媚千娇风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就是周敦颐心中的莲吧。
沿着幽静的环园路漫步走过,不时会有调皮的柳叶搔痒,小喜鹊也凑热闹的在头上喳喳叫,我肆意的感受着远离闹市远离喧嚣的田园快乐。
没走多远,高低错落的赏荷桥吸引着我跑了过去。荷花塘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赏荷桥有很多,走在桥上,荡荡悠悠,像秋千的感觉似的,站在桥上,满塘的荷花莲藕尽收眼底。依桥而立,与花合影,感觉自己也融入了这花海中,也沾上了荷花的灵气。
走过赏荷桥,来到了精品荷园。精品荷园名副其实,这里有贵珍稀有的荷花百余种,有美国的黄莲、日本的大贺莲、中美合育的友谊牡丹莲,南美王莲尤有特色,能负重数斤,堪称莲中之魁。各精品花分池培育,整个大荷园由几十个小池组成,荷花就开在眼前,伸手可及。除了粉色的花,还有紫色的、白色的花。我最喜欢的是白色的荷花,那白既不是雪白也不是银白,是凝脂一样的白,有着一种摄人心魂的圣洁,好象多看几眼对它都是一种亵渎,驻足在白色荷花前,感受着它独特的魅力,不见有蜜蜂蝴蝶来,我想,是不是蜂蝶也不愿来打扰这仙女般美丽的精灵呢?置身在这花的海洋,我真的陶醉了。
不知不觉,走下了十里环园路,尽赏了大观园荷的美,居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夕阳西下,带着荷韵,踏着荷曲,伴着藕香,恋恋不舍荡船归岸。藕断丝尚连,忽然明白了这是藕对荷的不舍和爱恋,赏荷的心思再次埋在了心底,明年再来!
陪孩子成长
周日去参加了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主要讲了父母如何在孩子的青春期做好家庭教育,听后受益非浅。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发育达到高峰,同时心理发展也存在矛盾: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孩子在这里时期认为自己是大人了,遇事喜欢自己做主。但是孩子的经济能力尚不独立,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缺乏的现实决定他处于半成熟状态。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学家常常把青春期称为孩子的“心理断乳期”。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突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不乖了,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于父母了,而是表现出了独立,喜欢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但当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往往还依赖父母帮助分析解决。3、心理的闭锁性与开放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对父母封闭自己,如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许父母随便进,不喜欢父母随意动自己的东西等,而对自己的同学、朋友责是开放的。
我们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才能很好的根据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作为父母,首先要加强学习。
马克思说过:“教育别人的首先要受教育。”家长要在学习中接受一次良好亲子教养的教育,家长必须与时俱进地完成自我心理的“再成长”,也就是“陪孩子成长”,学习相关的沟通技巧,从而选择适合孩子的亲子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其次,要掌握好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要掌握沟通技巧,沟通技巧的核心就是“理解万岁”。家长一要全面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如孩子不许父母随便进自己的房间,家长可以先敲门,这样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这样的结果会赢得孩子更多对父母尊敬。假如不许进家长就怒气冲天,或强行进孩子房间不走,盯着他,孩子怎么会愿意和你交流呢?二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放下权威,和孩子做朋友。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甚至对家长的权威提出质疑,对此,我们要表达出为他感到高兴,鼓励他勇敢地坚持和表达自己的见解。三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小秘密,对孩子的好奇保持兴趣。也许孩子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很忙,也许根本没有心思和心情听孩子念叨,但一定要装成很感兴趣的样子,还反问几个问题,孩子下次才会更有兴趣与你交流。四要学会向孩子示弱。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是强大的,无所不能的,完美无缺的。家长也有做不到的,也有错的时候,也有脆弱的一面。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的时候,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学习这个无所不能的人,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了,因为这个能人什么都能做。反过来,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们面前有那么一点的不完美,有那么一点软弱,孩子们就会变得宽容,变得坚强,成长为一个能够为家庭挡风遮雨、有责任的人。五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要求,不要马上驳斥他。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家长的引导下让他自己去判断他所提要求的合理性,最后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们可以把三口之家比喻为一个“家庭生态环境”: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家庭生态好,一定会长出好孩子。父如山,涵养水土,遮挡风雨,立在那,把孩子托起来看世界;母如水,处处环绕滋润着,是动态的、美的;假如山是荒芜的,寸草不生。水是污水,或干涸了,穷山恶水,怎能培养出好孩子呢!另外,家庭中父母感情是否好,家庭氛围是否民主,父母对长辈是否孝顺等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扮演好家长的角色,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