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名称:逍遥诗社
成立时间:2020.9.29
社团目标:
1.通过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写诗能力,将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社团简介:
本诗社由保定七中317班活动部创立,由李陶然同学担任讲师,将从 “诵”诗到“颂”诗到“作”诗再到“悟”诗层层深入,休戚与共,共赏诗词中的“艳阳春”,领略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
社长:刘珈彤
副社长:李陶然
指导教师:季星辰
成员:赵静雅 关向瑞 范思远 张子怡 张思彤 李宇飞 李昀锦 苏一菲
▷逍遥诗社◁宗旨: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今荐一诗社,广聚四海之同仁,旨弘我中华之经典;
于此,吾将共赏长安城一曲银杏花,叹胡天之风云叱咤,聆听古道之枯藤老树昏鸦,共享人世之繁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故今博揽贤才,望与君共聚于此,诗酒趁岁,共赏古典文化之“艳阳春”。
风花雪月下,愿与君隔千里兮共明月!
为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保定七中317班逍遥诗社开展“重温英雄岁月”系列原创诗歌活动,让我们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翻开历史的篇章,一起探寻那段红色的记忆。
原创作品
主题:重温英雄岁月——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金刚川--铁血桥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李陶然
驱散不尽的雾霭,
笼罩住世界原本的晴空,
遮蔽掉所有鲜艳的花草,
只留下吹痛古今的寒风。
却有一缕明媚的阳光,
永远照耀水波湍急的汉江。
不是因为金刚山奇拔甲天下,
而是川中屹立不倒的金刚桥。
1953年的金城,
那是不愿回首的时日
“嗡嗡嗡--”是什么声音?
地狱猎鹰在空中啼鸣。
一座简陋的人工渡桥,
连接着胜衰两岸,
37米的距离,
仿若生死那样遥远。
一声哨响划破丛林原本的宁静,
墨天玄夜被炮火点燃。
榴弹从远处飞来,
激起千堆白雪。
喀秋莎尾部愤怒的火舌,
山林顷刻成为火海。
那座人工桥一次次被灼烧,
又一次次被修筑,
一次次受到摧毁,
又一次次矗立天地。
最后,大部队踏上渡桥,冲向胜利的对岸。
侦查的美国飞行员大惊失措,
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神迹”
---那是一座工兵连集体用身躯筑成的
“铁血桥”。
他们未曾见过,
一名断臂者操纵熟练的高炮。
他们未曾见过,
国人半小时修复如新的桥梁。
他们未曾见过,
在烈火中挺身而立的战士。
他们未曾见过,
真正用血肉筑起的万里城墙。
金刚川的夜晚,
使他们到老都难以忘怀。
从飞虎山到长津湖,
从金刚川到上甘岭。
当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不辱使命,
用胸膛挡住枪口的黄继光;
为了让大部队支援前线,齐心协力,
用身躯筑起铁血横桥的工兵团;
被围困于防空洞,
关心战友,
传递友谊苹果的志愿军;
孤身面对潮水般逼近的敌人,
拼尽全力,
撕吼“向我开炮!”的蔡庆泉。
北朝鲜,
两年九个月的浴血抗争,
换来今日的山河无恙、太平安康。
“197653”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数字,
那是为祖国家乡奉献生命的勇士,
那是“最可爱的人”!
冰雪啊,
你放马过来吧!
即使是失去生命,
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战地上!
你尽可以封印我们的身躯,
但永远无法熄灭,
我们烈火般赤热的心灵!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庚寅年十月初九,我军北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七律·记抗美援朝70周年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张子怡
大兴安岭路迢迢,兵士无惧斩风霜。
迎北国万里雪飘,见黎明寰宇风扬。
今朝太平开盛世,旧时沉浮历沧桑。
忆往昔峥嵘岁月,铭先辈血辟安邦。
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作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张思彤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
心怀大义,
赶赴邻邦。
热血青春挥洒,
他们踏出国门,
为正义而战。
赴死为国义不容辞,
那辉煌的足迹,
清晰地恍若昨天。
鸭绿江上水悠悠,
大桥残影映日红,
上甘岭的炮火声犹在耳边盘旋,
有多少黄继光,
有多少孙占元,
一心保家卫国,
血洒万里边疆。
战火硝烟去,
铁血心犹在。
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
辉映着故国的大好前程。
中华之泱泱,
吾辈当自强。
犯我国邦者,
再悍亦覆亡。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赵静雅
号角声声烽火点,英雄热血撒三千。
悬殊力守三八线,赢得和平七十年。
沁园春·山河永铭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刘珈彤
硝烟密布,
战鼓雷鸣,
雄狮跨江。
望沙场内外,
旌旗荡荡;
烽火燎原,
号角声昂。
尘埃四起,
炮火纷扬,
欲与鼠辈试比狂。
血染袍,
叹铮铮铁骨,
屹立东方。
踏雪穿林护邦,
看星斗气虹终破浪。
捍山河疆土,
凯歌奏响;
保家卫国,
灿若星光。
忠烈千秋,
万世流芳。
俱往矣,
待后浪奔涌,
谱新篇章!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
作者:保定七中317班范思远
听,号角声
风卷残沙,雪乱黄昏
看,烽火烟
将士厮杀,血染落东
远望去
风雨交加
星驰铁骑
大漠孤烟
阵势纵横
泽东一只秃笔
一朝年华
凐灭了蹉跎岁月
绘尽了战略风雅
烽火灭,号角停
冰河铁马,江山如画
一身战尘
锈蚀了钢筋铁甲
一壶烈酒
饮尽了昔日国辱
待到耄耋之年
赶赴又登上甘岭
忽远闻一曲离人琵琶
朦胧泪眼,断了心肠
敢问,座中泣下谁最多?
援朝军士青衫湿